(5月22日,南湖汽车站代冰芬代表绵阳市客运企业参加绵阳市运管处举行的《道德讲堂》演讲稿)我是富临运业南湖汽车站的代冰芬,感谢运管处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能有机会向各位学习,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道德的思想灿烂辉煌,道德是中华瑰宝、是文明之光,数千年来,它一直是激励华夏儿女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柱。大家讲述的道德讲堂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些身边人、身边事能洗涤心灵,感悟道德,实践道德,从而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
如果您曾在南湖车站停留过,那么您一定曾感受到那一张张真诚热情的笑脸、一声声亲切温暖的问候、一杯杯暖人心窝的热水、一次次细致周到的服务......带给您这些美好记忆的就是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大家把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好务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发扬“讲道德、做好人、做好事”、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优质服务,感人事迹层出不穷:
2011年5月10日,家住射洪县洋溪镇互助乡三大队一社的唐海蓉女士一直跟随丈夫在外地打工,在怀孕七个多月时,独自一人回家待产。凌晨下火车后来到南湖汽车站准备转车回老家,由于路途奔波劳累,身体疲惫,早晨入厕时突然晕倒在车站洗手间门口,情况十分危急,车站工作人员闻讯后急忙将其抬到重点旅客休息室躺下,马上为她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细心的照顾着她。十多分钟后,120救护车将唐海蓉女士送到市中心医院进行急救。出乎意料的是,当天上午11点左右,唐海蓉女士独自抱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再次出现在了南湖汽车站,新生儿当时只单薄的包了一层毛毯,小脸冻得发青。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唐海蓉女士说:“因为旅途劳累,孩子早产,随身也没有准备钱物和小孩的衣服,身上的钱只够回家的路费,为了减少花钱,所以只好提前出院。”大家听后都为她们母子表示同情,工作人员找来衣服、包被送给孩子用,并主动为她捐款,副站长唐小苹亲自煮好荷包蛋、圆子汤,一口一口地喂到唐海蓉嘴里,受尽了艰辛与苦难的唐海蓉深深的感受到了车站的温馨、家的温暖,眼里含着泪花,不由自主地“哇”的一声扑倒在唐站长的怀里哭了,不停地说:“谢谢,谢谢好心人!我要将孩子取名叫南湖,要让他永远记住南湖车站的恩情!”,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考虑到他们母子的情况特殊,车站领导派专车护送了他们母子平安回家。这一举动得到了《绵阳晚报》、《绵阳日报》和电视媒体的大力称赞和表扬。
一天早上,有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位三岁左右的小孩,带了很多行李,买好了去三台景福的车票,但是小孩突然出现大哭不止、嘴发青并口吐白沫、四肢不停抽动的现象,她赶紧跑到服务台来找到工作人员请求帮助,她说孩子是羊癫疯犯了。谁看了这样的情景都会心疼,然而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知该怎样帮助才行之有效?工作人员赶紧安慰她说别着急,并让她坐下,随后帮她把去景福的车票退了、将行李寄存后又赶紧帮她打电话挂号,但是医院电话预约又挂不到当天的号,急得工作人员不停的跺脚,在情急之下工作人员只好给她拦了一辆出租车让她赶紧去医院急诊科看孩子。无助母亲感激的眼神,周围旅客赞赏的语言,让大家感到欣慰的同时,也祈祷她的孩子平安健康。这就是南湖车站员工所展示的“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宁愿自己麻烦千百遍,不让旅客一时难”的服务宗旨!
今年元月2日上午11时左右,一位旅客刚下公交车走到南湖车站门口时突然晕倒,车站工作人员见状马上大步跑上前,立即疏散围观旅客,工作人员沉着沉着,上前查看了晕倒旅客的面部表情: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工作人员马上为该旅客进行简单的急救,按住其人中让其保持呼吸通畅,以免窒息。并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工作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后,该旅客情况有所好转,呼吸通畅并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工作人员王松青为该旅客送来了开水和葡萄糖;何小红细心地照顾着该旅客,将葡萄糖一勺一勺地喂到他的嘴里;蒋燕为其测量体温……,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爱心接力,为成功营救该旅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站前广场共同为其谱写了一首爱的乐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老人是大家社会的传统美德。2012年10月28日晚19时许,遇到一位焦虑万分约80岁的老人,老人泪眼汪汪来回在车站大厅徘徊。我站员工唐文英看见此景,马上上前安抚老人,给老人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经过询问得知,老人上午与家人从三台西平乡来绵阳人民公园玩时走散,老人只知道到南湖车站乘坐西平的班车可以回家,不知道家里任何亲属的联系方式且身无分文,因此独自一人从人民公园顺着一个方向走了近三个小时的路来到了南湖车站,而此时又无发往西平的班车,所以急得手脚不停地攒抖。唐文英一边热情安慰老人,一边沉着沉着多方打听老人亲属的联系方式。唐文英先通过114查询西平派出所的电话,再通过派出所民警查到红星村村委书记的手机号码,接着再通过村委会书记查到红星村一组队长的电话,大晚上的唐文英又请队长亲自到黄良成老人家里联系老人的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辗转唐文英终于及时为老人联系上了亲属,家人为此感激不尽。
又一次,我站员工王松青遇到一位85岁的老大娘,她身上踹着仅有的9元钱要去蓬溪投靠亲戚。通过询问得知,老大娘唯一的儿子死了,现在媳妇改嫁不再认她,没办法的老大娘只好去蓬溪亲戚家养老。看到可怜的老人这样无助,王松青的眼圈红了,她赶紧到车站超市为老大娘买来了面包并从腰包里拿出了10元钱给老大娘,当时老大娘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拉着王松青的手说:“姑娘,谢谢你!你真是个大好人!我要是有个你这样的女儿该多好呀!我就可以到我女儿家去养老了。”眼泪早已在眼圈打转的王松青这时止不住地往外流,她为大娘缕缕蓬松的白发说:“大娘,您辛苦了!饿了吧?吃面包吧!”大娘含着眼泪吃起了面包,并不停地说:“好吃,真好吃,好香的面包啊!闺女,你也吃一口吧!”这种不是母女胜过母女的感动场景,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有位本来可以坐西平的班车早走的旅客,看到车站员工为大娘这样尽心尽职的照顾,他很感动,主动给大娘拿了20元钱。
这就是爱心的传递。大家的服务被旅客所认可,并将大家的爱心传递给别人,是企业学问的一种展示,也是一种良好社会风尚的展示。这就是大家车站员工的真实写照,在平凡中见真情,在平凡中展形象!
像这样的一桩桩小事在我站举不胜举。大家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解旅客之所难,深得旅客的一致好评。车站十分注重营造“讲道德、讲文明”的和谐氛围,不定时对员工开展“道德讲堂”讲座,车站20余名文明劝导员随时出现在车站的各个区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车站还重点打造了文明精品线路“绵阳-南充”班线,每年春运车站都会开展“送汤圆、送水饺”活动,为旅客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的乘车环境。
在车站员工的带动下,旅客能自觉过安检、自觉排队购票、能做到礼让老弱病残孕旅客,候车时多数旅客都做能到文明候车,如不抽烟、不躺卧、不脱鞋等。据统计,大家拾得旅客不慎丢失的钱包或手机85件并交还给失主;为28名走失的儿童、老人找到了亲人;为96名急难旅客申请救助基金购票;帮助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的旅客购票达4281人次;帮助旅客搬运行李5909人次;开展绿色天使活动86人次;开展为旅客送开水17044人次;雨天为旅客送伞889人次……。
每一个细节的服务都包含着大家车站员工的辛劳与汗水,每一张车票都写满的是大家对广大旅客的庄严承诺。这不是大家的终点,而是大家新的起点。贴心、暖心、爱心不是一种口号,它深深驻扎在南湖站每位员工的心里。大家将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利用客运站旅客集散源头的优势引导旅客讲道德、讲文明行为,把党和政府的殷切希望通过大家的行动展现出来,让道德之花在文明春风中美丽绽放!